浙江大學坐落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風景旅游勝地杭州。其創立于1897年,歷史悠久、辦學特色鮮明,在海內外享有盛譽,是中國最好的綜合型、研究型大學之一。
浙江大學醫學院的前身是1912年中國人自己創辦的浙江醫學專門學校,1952年與創設于1945年的國立浙江大學醫學院合并而成浙江醫學院,1960年改名為浙江醫科大學,1998年并入新的浙江大學。經過一個世紀的發展,浙江大學醫學院秉承“仁心仁術、求是求新”的訓言,已發展成為國內醫學教育、科研和醫療都頗具規模和實力的著名醫學院校之一。
醫學院現設有基礎醫學院、腦科學與腦醫學學院、公共衛生學院、第一臨床醫學院、第二臨床醫學院、第三臨床醫學院、第四臨床醫學院、婦產科學院、兒科學院、口腔醫學院、護理系11個院系,擁有7家直屬附屬醫院、2家非直屬附屬醫院。醫學院及附屬醫院以共建共管共享的模式組建了浙江大學轉化醫學院研究院和浙江大學遺傳學研究所,并即將建成含醫療中心和醫學研究中心的浙江大學醫學中心,為學科交叉和新興領域的發展、基礎與臨床的合作提供了豐厚的土壤,也為醫學院的發展提供了新的空間和機遇!
學院擁有基礎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護理學、藥學等六個一級學科博士點,五個博士后流動站,建有醫學院公共技術平臺,并直接負責管轄浙江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浙江大學生物冷凍電鏡中心等科研平臺,技術支持力量雄厚,學術生態優良,科學研究發展迅速。
現向海內外公開誠摯招聘各類人才,學院將根據引進人才的具體情況提供有國際競爭力的薪酬標準和科研啟動經費,以及包括顯著低于市場價的人才房購置資格、提供住房補貼、安家費,配備技術人員、優先分配研究生名額等一系列的優惠措施。
誠聘海內外高層次人才!
頂尖人才、領軍人才、青年人才……
求賢若渴,期待您的加入
招聘崗位
01頂尖人才:
中國科學院和工程院院士、發達國家院士、國際大獎獲得者等國內外頂尖學者,具體崗位職責及薪酬待遇將采取一人一議的方式,提供優厚的年薪和科研支持經費,提供良好的辦公環境和充裕的實驗空間,大力支持團隊建設并保證每年博士生招生名額,如符合人才房申購條件可申購學校人才房一套(面積最大可達240㎡)。
02領軍人才:
基本要求:
1. 堅持正確政治方向,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具有愛國奉獻精神,做“四有”好老師;
2. 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嚴謹的學風,全職在校工作;
3. 海外應聘者一般應擔任高水平大學副教授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或相當職務,國內應聘者應擔任教授或相當職務(其中求是特聘醫師崗人選原則上應具有教授和主任醫師職稱);
4. 一般應具有博士學位,在教學科研或醫療或實驗技術崗位一線工作。教授本學科核心課程,學術成就突出或臨床診療經驗技能豐富、臨床學術研究成就突出或在實驗教學改革、大型儀器設備研發等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在同行中具有很強的影響力,具有帶領本學科趕超或引領國際先進水平的能力。具有較強的團隊精神和相應的組織、管理能力;
5. 以申報當年12月31日為截止時間,年齡在55周歲以下(其中文科領軍人才不超過59周歲)。
工作和生活條件:
聘期為4年一個周期。學校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條件。如符合浙江大學高層次引進人才預留專用房的申請條件,可申購相應住房一套;為引進的人才提供有競爭力的薪酬待遇和優厚的科研啟動經費等。
具體類別及主要崗位職責:
求是特聘教授崗
崗位職責:
每學年高質量講授至少一門本科生課程,主持課程體系建設和教材編寫;正確把握學科發展方向,推動趕超或引領國際先進水平;組建、培養學術創新團隊,積極爭取并主持國家重大、重點科研項目,努力取得有重大影響的研究成果;積極開展科技成果轉化;引領教學和科研水平的提高;拓展國際交流與合作,提升學科國際地位和整體競爭力。
求是特聘教學崗
崗位職責:
工作在教育教學第一線,教學工作量飽滿,教學評價優秀;領銜開設各類重要課程,提升教學質量與水平;負責教育教學改革和教學基本建設項目,引領改革,創新課程教材和教學模式;領導建設教學團隊和培養教學骨干,推進高水平科研成果向優質教學資源的轉化。
求是特聘實驗崗
崗位職責:
組織開展基礎和前瞻性實驗研究,探索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的有機結合,組織和領導重大實驗技術工作;開展大型儀器設備研發等技術創新工作,提高實驗教學和科研水平;承擔國家級實驗類、儀器技術相關類研究項目,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或專著,擔任全國性大型儀器學會理事、專業委員會委員以上職務,或擔任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的編委或國際期刊的編輯、長期審稿人;培養實驗技術青年骨干人員,領導、組織實驗技術團隊,提供重大科研項目技術支持。
求是特聘醫師崗
崗位職責:
工作在醫療和臨床科研第一線,完成高質量臨床課程教學任務,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發揮典范作用;積極爭取并主持國家重要科研項目,開展高水平臨床學術研究,取得有重大影響的研究成果;推動學科和人才隊伍建設,積極引進和培育優秀青年人才;拓展國際交流與合作,提升學科的國際地位和整體競爭力。
文科領軍人才
崗位職責:
每學年高質量地講授至少一門本科生課程,主持課程體系建設和教材編寫;正確把握學科發展方向,推動趕超國內外先進水平;組建、培養學術創新團隊,積極爭取并主持國家重大、重點項目,努力取得有重大影響的研究成果;推動社會醫學科學理論研究與公共決策、制度設計、新型智庫建設等深度融合;拓展國際交流與合作,提高提升學科國際地位和整體競爭力。
03青年人才:
青年人才聘任為研究員,進入tenure-track聘任體系。
具體類別及主要要求、待遇如下:
“百人計劃”研究員(自然科學類)
任職要求:
獲得國內外知名高校博士學位,具有國際高水平大學助理教授或副教授相當水平;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嚴謹求實的學風、突出的學術發展潛力和合作精神,能獨立發展一個學術方向;全職來校工作,年齡一般在35周歲左右。
工作與生活條件:
1. 學校提供具有競爭力的薪酬和良好的福利待遇;
2. 聘任為“百人計劃”研究員,具有博士生招生資格;
3. 根據學科領域等差異,提供相應具有競爭力的科研啟動經費。推薦申報國家、省部級人才計劃,上述待遇如入選國家級、省部級人才計劃則有相應提高,并獲得國家和省獎勵支持。
“百人計劃”研究員(人文社科類: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方向)
任職要求:
A類:獲得國內外知名高校博士學位,在國內外高水平大學擔任副教授或助理教授,在其研究領域嶄露頭角,在國內外學術界有一定的影響力,學術思想活躍,有能力在某些領域取得具有重大影響的成就;學風嚴謹,師德高尚,身體健康,全職來校工作,年齡一般在40周歲以下。
B類:有良好學術訓練背景,原則上應在國內外高水平大學或高水平學科取得博士學位或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在其研究領域有一定創新研究成果,學術思想活躍,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學風嚴謹,師德高尚,身體健康,全職來校工作,年齡一般不超過35周歲。
工作與生活條件:
1. 學校提供具有競爭力的薪酬和良好的福利待遇;
2. 聘任為“百人計劃(文科)”研究員,具有博士生招生資格;
3. 根據學科領域等差異,提供相應具有競爭力的科研啟動經費。推薦申報國家、省部級人才計劃。上述待遇如入選國家級人才計劃則有相應提高,并獲得獎勵支持。
“百人計劃”研究員(臨床醫學類)
臨床醫學類“百人計劃”旨在引進并培養一批具有成長為學科帶頭人、沖擊國家級人才項目潛力的高水平臨床醫學優秀青年人才,培育造就一批醫學科學家。
任職要求:
1. 品德高尚,學風嚴謹,熱愛醫學事業;
2. 具有良好的學術訓練,應在國內外高水平大學獲得博士學位;
3. 具有臨床醫師執業資格證書,并從事臨床診療工作;
4. 原則上從已從事臨床工作及相關研究五年以上,有良好的學術研究基礎,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5. 具有開展高水平臨床學術研究, 形成穩定的與從事臨床實踐相關的研究方向, 具有承擔國家重大需求和科學前沿項目或課題的能力;
6. 師德、醫德高尚,身體健康,全職來校工作,年齡一般在45周歲以下。
工作與生活條件:
1. 臨床醫學類“百人計劃”A 類人才納入學校編制,各附屬醫院提供良好的薪酬待遇和科研啟動經費;
2. 聘任為“百人計劃”(臨床醫學)研究員(A類),具有博士生招生資格;
特聘(副)研究員
任職要求:
1. 在國內外知名高校取得博士學位,一般應具有博士后或其它研究工作經歷,有較強的科學研究能力;
2. 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嚴謹求實的學風、突出的學術發展潛力和合作精神,能獨立發展一個學術方向;
3. 全職在醫學院工作,年齡一般不超過35周歲。
工作與生活條件:
1. 有競爭力的年薪;
2. 學院提供一定的研究經費;
3. 可申請研究生指導教師資格;
臨床醫學院特聘(副)研究員
任職要求:
1. 具有良好的師德師風、突出的學術發展潛力和合作精神,學術方向符合引進學科要求,全職到臨床醫學院工作;
2. 獲得國內外一流高校博士學位,原則上臨床醫學院特聘研究員年齡不超過40 周歲,臨床醫學院特聘副研究員不超過37周歲,身體健康;
3. 在其研究領域有一定創新研究成果,學術思想活躍,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工作與生活條件:
1. 聘任為臨床醫學院特聘研究員或臨床醫學院特聘副研究員,聘期6年;
2. 聘期內,由各臨床醫學院所依托附屬醫院提供優厚的薪酬待遇,并根據崗位性質酌情提供科研啟動經費、辦公和實驗空間、研究助理等;
3. 可申請研究生指導教師資格。
04 博士后:
以科學研究工作為主,按計劃完成博士后研究任務;根據創新研究需要申請科學基金或其他科研項目,與合作教授共同承擔重要的科研課題,在國內外重要刊物上發表論文;根據學院和學科的安排,承擔一定的教學和學生管理工作。
任職要求:
1. 年齡一般不超過35周歲;外籍博士可放寬至40歲;
2. 已取得博士學位;
3. 博士期間或近2年以第一作者發表SCI收錄論文1篇及以上;
4. 經學院博士后管理委員會評估認定具有良好的學術發展潛力。
工作與生活條件:
1. 年薪16~30萬;
2. 學校提供博士后公寓;
3. 在站時間根據研究項目和內容需要在2—6年內靈活確定。人事關系進入學校后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3年及以上的博士后研究人員,可申報學校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4. 鼓勵博士后研究人員出站后積極應聘校內外專業技術崗位,并將博士后研究人員作為學校教學、科研、成果轉化等崗位選聘的重要來源。
博士后崗位具體招聘信息請點擊以下網址:
https://hr.zju.edu.cn/postdoctor/
應聘材料及方式:
應聘材料:
1. 詳細個人簡歷:自本科開始至申請之日連續的學習、工作簡歷,發表的論文、著作目錄,主要教學、科研成績,承擔的科研項目、專利及獲獎情況等;
2. 未來研究計劃;
3. 3-5名可供咨詢的推薦專家。
請將以上完整材料整合為單一PDF文檔,以“姓名+崗位+學科”命名,發送至醫學院各院(系)聯系人,并請抄送至醫學院人事辦公室。
通過初審者會被邀請參加視頻面試或來杭交流,發送申請郵件后2周內未收到回復可認為是沒有通過初選。
歡迎來電、來信垂詢。
聯系方式:
浙江大學醫學院各院(系)(詳見附表);
浙江大學醫學院人事辦公室
聯系電話:+86-571-88208029 杜老師
+86-571-88208030 程老師
+86-571-88981338(博士后) 常老師
電子郵件:zjumhr@zju.edu.cn
附表:招聘院(系)及研究方向
院(系) | 研究方向/學科 | 聯系方式 |
基礎醫學院 | 人體結構和重大疾病的生物學標志物研究,數字化解剖應用研究;細胞器的結構與功能及其在癌癥等重大疾病中的作用,分子細胞生物學新技術(各種電鏡/顯微鏡新技術、基因組編輯等),腫瘤細胞生物學的基礎與轉化研究(細胞遷移與癌癥轉移等);心血管、腎臟等功能及疾病的分子、細胞生物學機制研究;疼痛的機制與干預研究等;人類遺傳學(包括基因組醫學,基因編輯)、表觀遺傳學、干細胞和模式生物、計算生物學等相關研究;膜生物學(包括細胞器的結構、功能和相互作用);細胞代謝(包括營養和能量代謝、細胞自噬等);生物大分子的結構、修飾和功能;生物大分子合成和降解的調控;人體重大疾病病理學、病因和發病機制、生物標志物和精準醫學、以及法醫病理學等生命科學和醫學研究方向;免疫識別和調控、免疫細胞分化發育、免疫代謝及免疫性疾病治療的基礎和應用研究;病毒學、人體寄生蟲學、真菌學和微生物合成生物學、微生物制藥、微生物次級代謝的基礎和應用研究;分子藥理、神經藥理、腫瘤藥理、呼吸藥理、免疫藥理等方向;疾病的分子基礎和藥物研發;干細胞的有效擴增和精準分化研究、干細胞衰老研究、干細胞生物影像研究、肌肉骨骼系統,血液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的再生研究;結構生物學(包括膜蛋白結構解析)、化學生物學、計算生物學及分子影像學等相關研究。 | 聯系人:林老師 Tel: +86-571-88208090 E-mail: linhy@zju.edu.cn |
腦科學與腦醫學學院 | 傳統學科方向:神經生物學、神經精神疾病、細胞生物學。
新興/交叉學科方向:腦疾病的機理研究和干預措施、腦功能的環路解析、腦功能信息讀取、腦功能調控,生物醫學工程、腦機接口與混合智能、類腦計算與神經計算、腦高級認知功能和計算模型。 | 聯系人:王銀兒 Tel: +86-571-87071107 E-mail: brains@zju.edu.cn |
公共衛生學院 | 傳統學科方向: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衛生毒理學、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兒少衛生與婦幼保健學、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健康教育學與健康促進、精神病與精神衛生學等。
新興/交叉學科方向:健康醫療大數據的挖掘與應用、慢病預防與控制、復雜疾病人群易感性、健康衰老、心理與行為健康、醫學教育、全球衛生。
其他方向:其他公共衛生領域相關研究方向。 | 聯系人:曾老師 Tel:+86-571-88208099 |
轉化醫學研究院 | 腫瘤學、干細胞與發育生物學、生物材料、口腔醫學、分子免疫學及免疫治療、生物醫學工程、生物信息學、傳染病防治、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神經精神疾病、消化道腫瘤、心肺疾病、腎臟病、腔鏡技術、視覺重建、生殖健康與安全等與臨床轉化應用相關的國際前沿領域或學科。 | 聯系人:朱老師 Tel:+86-571-86971812 E-mail:meijiezhu@zju.edu.cn |
遺傳學研究所 | 遺傳學是研究生命的形態、生理、行為等遺傳和變異規律,及基因和基因組的結構和功能的科學,遺傳所現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醫學基因組學、計算和系統生物學、線粒體生物醫學、生殖和遺傳發育生物學以及干細胞和再生生物學。 | 聯系人:余老師 Tel: +86-571-88206916 E-mail:kangkangyu@zju.edu.cn |
醫學中心 | 圍繞“疑難未診斷疾病”、“血液與免疫疾病”、“重大精神疾病”三大研究領域,具體學科和方向為:醫學遺傳學、基因編輯、干細胞、單細胞分析、基因治療、細胞治療、醫學多組學與疾病表型組、精準診斷、個性化藥物、疾病模擬、臨床試驗、生物信息學、大數據與醫學人工智能等。 | 聯系人:盛老師 Tel:+86-571-88981475 E-mail:shenghongq@zju.edu.cn |
護理系 | 臨床護理,護理教育,護理管理,社區護理。 | 聯系人:陳老師 Tel:+86-571-88208105 網址:http://www.88jineng.com/ |
系統神經與認知科學研究所(ZIINT) | 神經生物學、生物醫學工程、神經科學、心理學、認知學、光學工程、材料科學、醫學磁共振、化學、數學、解剖學、代數幾何。 | 聯系人:鄭老師 Tel:+86-571-86971436 E-mail:zhengchanying@zju.edu.cn 網址:http://www.ziint.zju.edu.cn/ |
第一臨床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生物學等相關學科、交叉學科、轉化醫學。 | 聯系人:呂老師 Tel:+86-571- 87236621 E-mail:lvguocai@163.com 網址:http://www.zy91.com/ |
第二臨床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 | 聯系人:葛老師 Tel:+86-571- 87784513 E-mail:gecl@zju.edu.cn 網址:http://www.z2hospital.com/ | |
第三臨床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 | 聯系人:戴老師 Tel:+86-571- 86006656 E-mail:dailp@srrsh.com 網址:http://www.srrsh.com/ | |
婦產科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 | 聯系人:方老師 Tel:+86-571- 89991021 E-mail:fanghf@zju.edu.cn 網址:http://www.womanhospital.cn/ | |
兒科學院(附屬兒童醫院) | 聯系人:呂老師 Tel:+86-571- 86670046 E-mail:chrsk@zju.edu.cn 網址:http://www.zjuch.cn/ | |
口腔醫學院(含附屬口腔醫院等) | 聯系人:陳老師 Tel:+86-571- 87217423 E-mail:happypeer@126.com 網址:https://www.zjkq.com.cn/ | |
第四臨床醫學院(附屬第四醫院) | 聯系人:李老師 Tel:+86- 579-89935020 E-mail:leeyan@zju.edu.cn 網址:http://www.zju4h.com/ |